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本报讯(记者侯鹏云)7月3日,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,近年我市不断完善营商工作机制、优化产业结构、推进提质升级,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,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,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引擎。
完善工作机制,营造良好氛围。我市先后出台《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《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》,组织召开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创新健康发展工作推进会、民营经济“两个健康”提升行动动员会、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座谈会等系列会议,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熟悉方针政策,大胆发展,勇于创新,推动全市民营企业“两个健康”,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实施产业升级,优化工业结构。按照《三门峡市特色(新兴)产业链“链长制”工作方案》和《三门峡市十大特色(新兴)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》,我市对照产业链全景图、发展路线图“两张图”和重点事项清单、重点园区清单、重点企业清单、重点项目清单“四项清单”,引导525家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在延链补链强链、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,全力促进产品提质、企业提效、产业提升、结构提优。
实施三大改造,推进提质升级。市财政每年拿出奖补资金,引导企业开展“三大改造”攻坚行动,推动企业朝着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奋力迈进。近3年,我市累计为111家企业201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2.75亿元,实现规上企业“三大改造”全覆盖。其中,在对标提升行动中,我市先后推动106家民营企业从6个方面对照行业标准、头部企业实施153项精准对标,目前实现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0%以上,减少排放30%以上,降低成本25%以上,激发全市企业积极实施新一轮更深层次、更广范围“三大改造”强大动力。
统计显示,在发展速度方面,全市2022年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56.2%,比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。在税收贡献方面,全市民营经济纳税金额占全市税收收入93.04%。在带动就业方面,全市民营主体吸纳就业90多万人,占社会就业人员82%;农民专业合作社共4200家,入社社员8.5万余人,辐射带动全市及周边25万农户参与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。在出口创汇方面,全市民营企业出口交货值达26亿元,占全市出口总额90%,其中,食用菌、鲜苹果、浓缩果汁、酶制剂、铜箔、刚玉等产业最具优势。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X 关闭